外汇学说(一)

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是由英国学者葛逊(George Goschen)于1861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因此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这里所讲的国际借贷关系不仅包括贸易往来,还包括资本的输出和输入。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前者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国际借贷说认为只有流动接待相等时,外汇供给也相等,外汇汇率保持稳定;当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时,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当流动债权小于流动债务时,外汇供小于求,外汇汇率上升。

国际借贷说

        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是由英国学者葛逊(George Goschen)于1861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因此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这里所讲的国际借贷关系不仅包括贸易往来,还包括资本的输出和输入。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前者指借贷关系已经形成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国际借贷说认为只有流动接待相等时,外汇供给也相等,外汇汇率保持稳定;当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时,外汇供大于求,外汇汇率下跌;当流动债权小于流动债务时,外汇供小于求,外汇汇率上升。

        葛逊的理论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从国际收支的角度解释外汇供求的变化,分析了汇率波动的原因,因此他的理论又称为国际收支说或外汇供求说。这一理论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本位货币制度时期。从目前的角度看,国际收支仍然是影响汇率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基本因素之一。但从另一方面看,国际借贷说存在其历史的局限性,它并没有说明汇率决定的基础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

购买力平价说

        1916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 Cassel)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购买力评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 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的上涨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 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 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尽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利率平价说

        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Keynes)于1923年首先提出,解释了利率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短期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引起汇率的变化。投资者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把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国家转向利率较高的国家,资金的流入将使利率较高国家的货币汇率上升。凯恩斯的学说解释了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差异同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远期汇率的推导过程就是应用了利率平价的理论。虽然该理论的前提假设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利率平价说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收支、物价水平的范畴,从资本流动的角度研究汇率的变化,奠定了现代汇率理论的基础。

J曲线效应

        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 其原因在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年,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应的。

掉期合约:

        是一种由交易双方签订的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掉期合约是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期间内相互交换他们认为具有相等经济价值的现金注(Cash Flow)的合约。较为常见的是利率掉期合约和货币掉期合约。掉期合约中规定的交换货币是同种货币,则为利率掉期;是异种货币,则为货币掉期。
 

原创文章,作者:鑫佳鑫,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333.com/11.html

Like (0)
鑫佳鑫鑫佳鑫
Previous September 21, 2008
Next September 21, 2008

相关推荐

  • 外汇买卖技巧

    "建立头寸"是开盘的意思。开盘也叫敞口,就是买进一种货币,同时卖出另一种货币的行为。开盘之后,长了(多头)一种货币,短了(空头)另一种货币。选择适当的汇率水平以及时机建立头寸是盈利的前提。如果入市时机较好,获利的机会就大;相反,如果入市的时机不当,就容易发生亏损。
    外汇学堂 September 25, 2008
  • 热钱何时回流惹争议

      近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张明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判断,流出内地的国际热钱最早在今年下半年回流中国,最迟则在明年上半年。而一国际大型金融集团近期也发布报告判断,料今年下半年热钱将会回流中国。不过业内也有不同观点。昨日,广东社科院热钱课题研究组负责人黎友焕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对于这一时间点判断的依据可能仍需要研究。至少目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这两大最吸引热钱的领域还没有显示各自的吸引力。"
    外汇学堂 March 3, 2009
  • 江恩理论客观化努力的价值和盲区

    是股市最伟大的传奇人物,其作为大规模参与市场实战投资活动的卓越投资家,所取得的辉煌投资战绩,从有股市以来,惟有伟大的索罗斯才能与其并肩。 中外股市已经存在了近400年的历史,其中有三个传奇般的英雄人物,作为巨大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投资家,向着辉煌的成功艰难地迈进。请投资者牢牢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就是江恩先生,索罗斯先生及目前为中国投资界所熟知的RICHARK DENNIS理查得、丹尼斯先生。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风去诡谲的市场投资活动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并且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实战投资操作个性和精深独到的投资哲学理论,正是由于这两者的具备,使他们都必须靠白手起家,以纯熟的技术分析功力,凭借智慧,公平地从股市赚取了巨大的财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投资神话故事的英雄。
    外汇学堂 September 26, 2008
  • 交易师与交易系统

    “认识你自己”是铭刻在古希腊廊柱上的名文,同时也是每一个交易师铭刻于心的交易名言。交易系统是交易师的工具,拥有交易系统是期货市场持续稳定获利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要条件。这说明拥有一个好的交易系统是取得投资成功的良好开端,但最终能否取得成功还必须交易执行者即交易师的配合。在交易过程中最难的还是人的心态,有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在交易中则是性格决定了 交易工具的选择和交易的最终成败。
    外汇学堂 September 21, 2008
  • 美元指数的由来与构成

    在初涉外汇市场时,交易者经常会用到一种衡量各种货币强弱的指标,那就是
    外汇学堂 October 26, 2008
  • 经济景气指数

    来源于企业景气调查,它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建立的一项统计调查制度。它是通过对企业家进行定期的问卷调查,并根据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情况及宏观经济状况的判断和预期来编制的,由此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经济运行状况,预测未来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
    外汇学堂 October 20, 2008
  • 炒外汇短线才是最保守的

      最激进的表面下,是“最保守和最谦虚”
    外汇学堂 May 8, 2009
  • 止盈总是简单 止损太难

    风险管理在期货交易中至关重要。可以说,看对行情只是交易成功的一半,如果没有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往往就会和成功失之交臂。许多交易者都信奉“有限度地亏,无限度地盈”的风险管理原则,然而,事实恰好相 反,他们对待期货头寸的盈亏时心态截然不同:止盈总是简单,止损总是太难!
    外汇学堂 January 20, 2013
  • 交易过程中的情绪管理

    者关于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孰优孰劣的争论似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唇枪舌战见诸报端的亦不下数十万字。事实上是谁也没有说服了谁,多数成熟的投资人则选择了中庸之道。其实不论是采用哪一种分析方法,都不应该忽略市场波动是与身处市场当中的众多交易者情绪变化息息相关的这一事实。市场走势是对已经发生的交易者情绪化行为的忠实记录,每一个价位的产生不过是一对矛盾--乐观与悲观的情绪碰撞的结果。
    外汇学堂 October 5, 2008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